没啥劫渡,俩仨道友
白发松龄蒲团卧,枕上长栖梦里貘
||历山焚酒书人||写罢诗文命便休 ||
石榴的颜色即是死亡
隐形多年李贺吹

关于

没有牡丹也没有梅花

一说起洛阳,总是想起那句且插梅花下洛阳,这句诗我一直觉得跟骑鹤下扬州是同一种精神,洒脱,浪漫,还有点点仪式感。

之所以突然想起去洛阳是因为在枯燥乏味的审核工作时,在三月到四月,几乎每天都能审到很多拍洛阳牡丹的短视频,我艳羡嫉妒非常,于是调班挤出三天假期前往春日的洛阳,我给自己说给家里人说我们要去看牡丹。我在出发前整理了想要看的很多景点,但是行程紧凑,根本不允许,于是先选出了重要的知名的景区,例如龙门石窟,白马寺。到了地方才发现,早开的牡丹花期已过,晚开的牡丹还未到时候,正好在一个空白,也实在无可奈何,自然的东西有时候不能听凭人愿的。不过在龙门石窟,还是看到了不少用来装饰景点的魏紫,非常浓郁的紫色,像紫药水。参观龙门石窟的那天正好夜里下过雨,天还阴着,风也很大,而且龙门就在伊河河岸上,水波浩荡。幸好我妈带了厚衣服,我和我爹得以在龙门的风中继续胡咧咧。

国内的四大佛窟我都已经打卡过了,其中麦积山还去了两次。诚心评价的话,我觉得麦积山的塑像还是最好看的,所谓魏晋风潮,秀骨清像,当真如此,我跟舍友一起去的第一次,每看一个窟就要“哇!”的惊叹一声,因为实在是太过秀丽。如果没有去过的朋友,推荐央视纪录片麦积山石窟,B站就有,除了第一集讲了一下鸠摩罗什外,算是背景扩充,剩下四集可以说带着我重温了一次麦积山的塑像(特别是有的窟不开放)。莫高窟的话,因为保护文物,所以看起来并没有麦积山这么痛快,全程在黑黑的石窟里参观,在黑暗中突然一束手电光打亮一块壁画,入眼满是红绿色彩,倒也是挺有意思的。这里推荐一本书《敦煌壁画故事大观》,详细讲解了壁画上的故事,可以当做休闲读物,佛教故事了解,睡前读物,有助于了解莫高窟壁画的内涵,至于纪录片,直接随便搜搜就有很多。云冈石窟的话,我跟一位山西朋友聊天谈论起来,他说山西啊,光想着挖煤,可惜了很多文物。我参观云冈的时候,也是听介绍说之前附近还有路是运煤车很多,后来为了保护文物不被煤渣覆盖不允许煤车过去了。云冈石窟前,一马平川,所以显得佛像都很宏大,而且又是皇家开窟的,追求就是个排场,因此龙门石窟跟它应该是最好放在一起比较的。但是艺术风格还是能看出明显的不同,云冈有种憨憨劲,龙门的佛比较圆润和端庄,特别是说最大的那尊佛像是比照武则天的面容雕刻时,看起来真的像个慈爱又很严肃的母亲,准备随时问你找对象没作业写了没有没有偷玩电脑的感觉。我给我妈站在佛像下面的魏紫前拍了很多照,主要是跟其余大妈暗中争抢C位。大佛头上有好几只咕咕,飞来飞去,很是悠闲自在,想起佛头着粪的典故,今儿也算是见到真的了。还有很多空荡荡的佛窟,不知经历了怎么样的劫难。有一个窟叫做火烧窟,据说有一年打雷闪电劈了进来,将一切烧毁,现在看只是黑漆漆的三面。更多的佛窟前长着各色野花,黄的白的,野趣十足,或者说自然奉佛前供养,有别样的禅意可以领悟。

伊水对岸是白居易的香山寺,寺庙的选址之妙,能从侧面感受到这人根本不缺钱品味也很好。还有白居易的坟也在这里。去坟头前有一个特意修成琵琶造型的花圃,让人不禁失笑。树木郁郁葱葱,游人络绎不绝。有一对文绉绉的老两口站在白居易墓碑前拍照,我妈问我拍吗,我说不了不了,你不忌讳这个吗?我妈说不一样,这是大文人。

坟土垒的很高,坟边有一圈各色的纪念碑一样的东西,我去看了眼,发现是海外白氏后人来立的,有新加坡的日本的韩国的,我给我爹讲,日本宫廷曾经非常非常推崇白诗,然后我们讨论是不是因为白诗比较通俗易懂,所以比较好翻译才在海外比较流行,要不然李白的诗为什么没有打开海外市场。我还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海外白氏后人的名字,有一位南洋的朋友,叫白碰发,我把我爹叫来,爷俩乐不可支,真是个好名字,通俗易懂还好彩头。不知道白居易在天有灵会不会也觉得这位后人很有趣。

至于白马寺,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非常情怀的一个名词。我最喜欢的诗句之一“榴花天马自西来”,我最喜欢的水果石榴都跟这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,同时白马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意向,马代表了无拘无束,洒脱的精神,而白字为马身覆盖上颜色,与雪、北方、辽阔、纯粹等词语又发生了联系,总而言之,白马寺可以作为我精神殿堂或者精神后花园的名字。在我的想象里,白马寺会有一片石榴,这里的石榴将是中国所有石榴的源头和祖先,然而在白马寺没有看到石榴,让我很是失落。但是这里有一处止语茶社,在寺的最后面,用草铺盖住屋顶,到地的大玻璃窗一尘不染,窗外摆着各色花木,喷水设备发出轻微的细响,水珠在空气里漂浮,在某些特定位置,可以看到一道彩虹。我和我妈把窗户当成镜子,我爹负责拍照,拍了几张才发现屋里有人,我们好像打扰了,于是赶紧走开。茶社门口还有片小小竹林,横放两节圆木作为休憩处,春日下午的阳光穿过竹叶,显得非常静谧。我研读了一下茶社的规矩,只要进入屋里,就不允许说话和打开手机,可以抄经可以看书,茶水是免费的还是收钱我忘记了,屋里确实一片安静,这比前面那些热闹的佛殿比,说不出哪里更是修行之所。后来我把止语茶社的规矩给我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说,我朋友说这地方好,应该让我那些学生进去待一天,写写作业啥的。

白马寺最有意思的地方应该是各国佛教建立的各具特色的佛寺,印度的孟加拉的泰国的,足不出河南省,就可感受到南亚佛教风情。有一个建筑里画着壁画,我们津津有味的看了一遍,除了通常所见的描绘了佛祖的诞生,还描绘了可能是泰国工人来到白马寺修筑这座建筑的事迹,我们说等个五百年后,这就是珍贵的壁画资料了。

白马寺还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便是门票,设计极具禅意,主色是一片白,灰色镶边,一面印着白马寺,以及史书上关于白马寺的来历等等,另一面则是一幅画,白色的底上,有一棵淡墨画的枯树,极其简练,最左边印着白马寺 戊戌的字样,留作书签未尝不可。至于狄仁杰的墓,也有说不是狄仁杰,但是我就当做是老狄的了,在白马寺旁边,拥有一片优雅的小花园,坟丘并不高,长满野草。坟前还有一条香炉,有人上香。坟对面就是大马路熙熙攘攘的,但是这里面花草幽静,附近还种满了牡丹。我给我爹说,这是个好人。走的时候想起小学时还跟我妈一起看中央八的狄仁杰传奇,那时候喜欢元芳,记忆最深是元芳救出了飞燕,俩人正在含情脉脉又有点不好意思的对视中,狄仁杰忽然从背后冒出来面对姨母笑,接着镜头一顿切入片尾曲。我妈和我在电视前笑出声。后来看徐老怪的狄仁杰系列,看来看去,有时觉得徐老怪就是来想显摆显摆特效的。读书时老师介绍过公案小说,少不了要提一句《狄公案》。关于狄仁杰,B站有个纪录片叫做《大理寺》还挺有趣的,虽然是讲中国古代司法的一些事,里面也提了几句。不管怎么样,狄仁杰逐渐成了个符号,人死后便难以掌控身后的声名如何了,这样的失控在洛阳应该能看到太多了吧。

晚上的时候我们住在洛邑古城旁边,这个景点只要刷身份证进去,不需要钱,仿古街,有灯光秀和舞蹈表演,里面有座塔,灯光秀的时候会在塔身上有投影,讲述塔的历史。晚上也是在这里面解决的晚饭,有一家店叫勒马听风,后来才知道这是洛阳真实存在的一条街名,据说是关二爷当年在那里骑马巡查敌人动向。果然在这种古城,不缺的永远是各种典故。晚上品尝到了水席,洛阳水席因为每道菜都是盛在汤汁里的,所以称为水席,有一道假燕菜最负盛名,我一开始还没明白什么是假燕菜,后来看到是萝卜丝才想起来,假的燕窝菜啊。汤汁很合我的口,带点胡椒的辣,现在才晓得我自己能接受的辣只有胡椒和芥末。街上有家糕点铺,做的牡丹饼,香甜四溢,买了吃还是热的,咬一口,里面有花瓣,没来看到牡丹也不要紧,吃点牡丹饼也很好。街面上还有很多汉服店,专门出租给游人以供拍照。

最惊喜的是在背街小巷发现了一家琴行,卖古筝的,这家店的筝的音色,称得上一句天籁。我真的从来没听到过这么纯净的筝,没有丝毫的杂质,筝中的和氏璧。我以前接触到的古筝,因为琴弦的芯是钢丝,外缠尼龙等,总有杂音,而那天夜里我随手拨弄过的琴弦,不像是琴弦,像是白玉碰水晶,冰块撞瓷壁。一听这个音色,醍醐灌顶,接着心里害怕,像是打开了魔匣,此音不该人间所有的怀疑惊惧,还有就是无限无限的羞愧——我不配,我怎么能弹奏它。我突然懂了过去读到的故事里,有一些人有了绝世好剑,或者名琴,却要送给大家,说一句宝剑配英雄或者在我手里埋没这样的话,的的确确,倘若我有那家琴行里的任何一台古筝,我都要羞愧至死,我的技艺如此辣鸡,我拥有这样的古筝就是在犯罪。我本来吃饱饭,在古街小巷里走得有些迷迷糊糊,却在无意中走进这家琴行后,惊到浑身冷汗又热泪盈眶,听仙乐耳暂明。现在回想起那家琴行,还是想哭,我竟然如此幸运能听到这么美妙的音色,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刻。

最后一天去的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,我个人强烈推荐,不去血亏的那种。光看名字猜不透是什么博物馆,要是用它的旧名洛阳古墓博物馆,就能明白了,里面的展品是活生生——这么说也有点奇怪,但确实是原址搬移过来的古墓,而且在地下。一条拱形走廊,墙上开着若干一人多高的小拱门,幽长寂静,四周弥漫着土腥味。你要是想看“展品“就要低下头,钻进拱门——往往也是真正的墓门,进到墓室里。可能是为了削弱恐怖感,墓室里打着五颜六色的光,蓝的紫的黄的,不是很亮,但是很微妙,想让人笑又尴尬。我们几位参观者都是紧紧跟随,没有人是一个人单独钻进去看的。墓的朝代从南北朝到明清都有,印象比较深的有一个南北朝的墓,墓门外面贴着文字介绍,说这是一个家族墓室,五胡乱华时几口人同时 埋进去的,由家里仅存的男子主持了葬礼。还有个宋墓,墓室是个八角凉亭的形状,冲着墓门这面雕刻着一个妙龄女子开门的场景,门半遮半掩,女子衣装秀美,表情闲适,仿佛招呼客人,颇有点仕女图的意思。但是一想这是哪里,墓室。这是门后面是什么,突然就毛骨悚然。我跟我妈讨论,你说人死后搞这些有什么意思,有朝一日被人挖出来还要放在博物馆里,被人指指画画的。地上牡丹千种殊异,地下白骨无二般。这个博物馆倒是能引人发些生死的思考。最后我在这里买了纪念品,绝对洛阳特色——洛阳铲,迷你的,跟一根笔差不多长短。我把它放在书架上,自己心里说取其能够挖掘的意思,鼓励自己认真读书。

等到秋天,我因为连续的工作几乎崩溃,想要再出去走走,但不知道去哪里比较好,最后一想还是洛阳吧,上次没有看成汉魏洛阳故城,这次一定要去看看。但是光去洛阳,似乎不够,我突然想起曹老板的墓,查一查有没有给曹老板修成博物馆什么的,结果发现还没有,电子地图上写着“曹操墓(在修)”有点黑色幽默。我又想起殷墟来,在微博看到过河森堡讲到殷墟的人牲,不禁想去感受一下社会主义好。一查此地在安阳,后知后觉想起来,这不是甲骨文的出土地址吗?跟洛阳也很近,于是凑出假期,秋下洛阳,先杀去安阳。到了殷墟遗址公园时,恰好遇上很多组团来的小学生,穿着统一的制服排好队,安安静静的进入到园区参观。可能是秋游。我们索性跟在学生后面,听取导游讲解。殷墟有妇好墓,就在园区的左边,墓在地下,只留个挖掘的遗址,东西都移到博物馆了。小学生们趴在墓旁边的栏杆上,人人手里拿着小本子和笔,记录讲解,估摸着是回去要做手抄报或者写作文,不禁让人莞尔。讲解说妇好是一位女将军,我看到好多小女孩眼里亮晶晶的。

关于人牲,我心里做好了准备,但是真看到的时候,没有特别震撼,我原本以为会是一大片尸骨,实际上并没有。然而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可怕。有一对人牲是士兵,推测他们埋的位置是门口,手里还拿着武器和盾,当然那些木头的柄是后人加上的,骷髅士兵,忠心耿耿。还有一排尸骨躺在墙的位置,我走过去看,他们现在拥有了玻璃做的罩子,但不是密闭,因此里面生着野草野花,黄色的花朵在尸骨边随风飘摇。旁边的游客讨论,你说杀这么多人埋在宫殿下面,他能睡安稳了?我给我妈说,这里有些自愿死的,也有打仗俘虏而来的,抓了你你不一定活,很大几率就是杀了,你死我活很残酷的。

园区里还有博物馆,文物基本都放在这里。博物馆还是在地下,从入口进去要走一条曲折的路,路边的标记很有意思,是年代表,倒着刻,一直走到底就是殷商的年代。展品里有历史课本出现的几篇甲骨,躺在展台上,看起来很亲切熟悉,根本不像几千年前的东西,有时感觉好像就是昨天的刻的感觉。还有些精致的玉石小动物,大概有指甲盖大小的兔子青蛙,青蛙眼睛还拿松石镶嵌。剩下的就是青铜器,我爹这个是干什么的哪个是干什么的,我说装酒的,温酒的,装粮食的,蒸菜的。我爹看了一圈,总结道:就是吃和喝!我给我妈说,你看这个鼎,这么大,你想想你买的铸铁锅,我觉得都差不离,就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炊具。我妈说,谁家用那么大的锅。煮什么啊。我看了一下标签,对不起,后母辛。

展品里有个……就是铜炊具里,有个头骨。我当时没细想,后来查资料,他们说起锅中少女时,我脑子里灵光一现,果然是这件藏品。据说还是妙龄少女的头骨,且检验发现是煮过的。

整个殷墟确实就是这样,不能细想,细想阴风阵阵。只有甲骨文还是比较轻松的。园区里有一面墙,挂着各种甲骨文字以及解释,我们一一看过去,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创字艺术。能看到很多有趣的字形,例如死这个字,画着一个人跪着哭,旁边像是一卷草席子裹起来,但实际上这个草席子是骨字的甲骨文。还有贯字,乍看图就像三片烤豆皮被一根竹签串在一起,我以为会是串字。还有沐,这个字的甲骨文就像是一个人弯着腰在盆前洗头,这个画面实在是太像我们在宿舍时在水池子前洗头的样子了,沐这个字本来也是专指洗头的。我给我妈讲起我们上古代汉语课,老师会带我们写一些甲骨文,为的是方便理解这些字的本义。当时学的那些知识,现在还可以用到,深感快乐。有片甲骨,上面刻了天干地支表,就是甲子,乙丑这样的东西,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学到近代史,总也记不清条约和年份,干脆学会了拿天干地支表推算,这样只要记住辛丑条约是公元几几年,或者甲午海战是公元几几年,大概就可以推算出很多东西来。那片甲骨上的天干地支刻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,再想想当年为了考试我自己写的表,文明之火,生生不熄,历史之光照亮后人啊,什么叫文化什么叫传承,这就是啊。当然还是老老实实背过比较好,推表毕竟有点麻烦。

从安阳出发再到洛阳,已经是下午,住在丽景门小吃街,一条街上全是卖不翻汤的,我爹非要尝,结果吃完翻车。这个小吃究竟是什么,我也很难说,我觉得是羊杂碎汤加上炸萝卜丸子,配上绿豆面皮,再具体说我也说不明白了。可能是我爹不习惯羊杂碎汤导致了翻车。其次就是各种卖水席的饭店,鉴于春天已经尝过了,就没有再去品尝。唯一有趣的是有家招牌上写的“司马水席”我一看它隔壁的招牌“刘家铺子”,顿时狂笑不止。
第二天逛了天子驾六博物馆,洛阳博物馆,关林和汉魏洛阳故城。天子驾六的这个博物馆嘛,我觉得有两点很牛逼,一是它是在街心环岛下面(我觉得来洛阳玩就是在钻地下室);二是它证实了周天子真的用六匹马拉车。首先街心环岛,这个街心是在比较繁华的大马路的街心上,我看了一下路牌,告诉我这片地叫东周王城广场。大家应该知道,就是如果一个地方有什么比较标志性的建筑,然后周围的店家往往就会在店名里加上这个标志建筑,这样一看就知道自己店在哪里。于是我就看到了街对面有家“东周通讯”,我:???信号有点强啊,什么牌子的手机啊。

想到一个关于秦始皇的古老笑话。

我,周王,拱卫王室,打钱,封侯,可以开发票,认为我是骗子的不要搭理我。

后来我在地图上还看到了东周百货,你这就很勾起我们这种历史爱好者的购买欲,有没有印字的塑料袋可以当做纪念品的。

其次关于这个拉车,学术价值极高,就跟外国人认为咱们其实是四千年历史的原因差不多,史书记载不行,你得有实物证明才行。你要说有什么看头,其实也没什么看头,马骨头架子和差不多朽没的木头车子轮廓,灯光昏暗暗的,然后讲解员说,这里其实墓叠着墓,我心想:洛阳特色,常规操作。然后讲当时殉葬的除了马车队,还有六条小狗。然后遥指车马坑边上一出突兀的白石头,讲解员平静地解释道,这条小狗可能是在当时挣脱了绳索,然后爬到了坑边下,但是很不幸被人发现了,于是他们拿一块石头砸中了小狗。其余小狗都因为惊吓躲在车底,可能是死于车厢的坍塌也可能是被憋死的。我们循着坑边边走边看,果然在其余的车厢位置找到了狗的骨架。

生前所爱,死后也要一并带走,多么残酷的爱。

在来之前我看过一本书《载驰载驱》,专门讲车马的。前半部分以秦始皇的铜车马为例,算是详细解释了战国秦汉时代的车架系统,读起来才觉得六艺里有“御”不是没有道理,它讲四匹马时的绳索的控制,我看了几遍都没有记住,只觉得非常难,而且还要对马匹有针对性的挑选,比现代人考驾照难。毕竟咱们车是铁家伙,死的。马可是活的,有想法的。四匹马的缰绳我看得已经眼花缭乱了,想想天子的六匹马究竟要怎么操作,恐怕难度要更甚。不过不考虑这些问题,只是单纯想象一下这里的车队,我一挥手给我爹说,这就是东周时代的红旗车队啊!场面。

出来后往洛阳博物馆走。其实逛博物馆要是想看的细了,得花一天时间,能走朋友圈步数第一。但是这次时间紧张,只能匆匆一览,根据我的经验,哪个展厅灯开得越少,哪个展厅里的东西就越珍贵。然后洛阳博物馆最黑的一间,放着镇馆之宝曹魏的白玉杯。

我看到时真的想尖叫,因为太好看了。白玉质地,温润厚实,造型简洁,花纹朴实,一看就是拿来用的,当时我就想曹丕手里一支白玉杯,里面斟满葡萄酒,摇晃的红酒杯那不同寻常的美……打住打住。这杯子有文创产品,同款不同材质的水晶杯,只卖188,只要188,曹魏同款带回家。我妈问我要不。我说算了,家里杯子太多了,我不刚买了个梵高的玻璃杯嘛。有一说一,这杯子造型换成玻璃材质,反而感觉不好看,有点笨拙,玻璃本来应该是纤细轻盈的。还是白玉的材质能顶住。

除了白玉杯,还有石辟邪十分有趣。非常巨大的石雕,我感觉有七米长,加上台座有两人搞,面目不和善,放在陵墓前的确夜里没人敢去,渗人。石雕展厅还有个石翁仲,跟展厅一样高,大概就是两层楼的高度吧,放在屋角处,一进来就能看到或者说吓到,因为它周围别的石翁仲才一人多高,一对比它就是庞然大物。

我在博物馆买了纪念品,一枚镀银的纪念币,图案就是石辟邪。因为我玩古剑三嘛,里面的男主角的本体就是辟邪,这次遇到了,意外之喜。还买了一条钥匙链,是关二爷Q版造型,外加一匹赤兔和一写着千里走单骑的长方形牌子。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,身体是可以左右摇摆的,买了以后我立马拴在背包上——参观关林。上次来的时候,看到了旅游景区的指示牌,但是没感觉这里有什么特别的,于是也没有计划参观,直到回家后看了一部纪录片《三国的世界》才知道这里是关二爷的葬首之地,立马感觉到一股历史的情怀,文人的矫情突然迸发,(蜀粉的灵魂突然上线)。

关林嘛,据说埋着关二爷的头。因为当年败走麦城被斩首后,孙权害怕被刘备报复,于是把头送到洛阳曹操这里,结果曹老板以王侯之礼厚葬。再之后关二爷被后人敬仰,封王封神封圣,这里也就成了祭祀关二爷的名胜。大门前是一片广场,广场上有个戏台,一看就是庙会好去处。然后听导游解说,说这戏台唯一不能演的就是走麦城这出戏。知道梗的我们哈哈哈大笑起来,但是其余游客——是新加坡等地的华人,还有几位白人,大家有些迷惑,于是导游又解释了一遍,大家都笑了起来。

我来之前,我跟山西朋友聊天,他之前去成都武侯祠,失策没有带醋给二爷。我说我这次去关林要不要带点醋,他回道,算了吧,不是额们山西的不正宗。

坟头非常大,上面生着柏树,有工人在上面拾取枯枝落叶的。看着这么大个土丘,很难想象这里居然埋着故事里的英雄,虽然故事里的事迹可能有虚构的地方,但是大家还是把他视为偶像英雄甚至成了神明。毕竟一个人死了,声名可能会快就散了,没有一个人记得他时,他便是真的死了。而有的人,名字和事迹可以口耳相传,一代代的人记住了他,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。啊,洛阳啊,真的是很容勾起人对生死的思考。

我在关林捡了很多柏树子,两个十字交叠,像是一朵朵花。我把它们放进书柜里,继续忽悠自己,这是关林的柏树子,正气凛然啊。

最后去的是汉魏洛阳故城,很遗憾,我可能是没有找对地方,没有看到朝思梦想的铜驼陌。只看到了城墙遗址和一个排水系统的遗址。整个遗址其实都在田地里,去的时间已经下午三四点左右,洛阳这里的秋意不浓,草色仍旧青翠,故城墙依然看着十分坚挺,我走近了去看,觉得它真了不起,一直在这里,人都死了,城也没了,房屋变成农田,它还在这里矗立着,我们是短暂的,而它也不是永恒的,它要是会说话,将会说出多少有趣的事。我们一家向远处看去,农田里不少人在劳作,不知道在种什么。我们又凑到排水系统遗址前,有一块被风雨摧残掉色的牌子,介绍这是北魏时期的下水道,要是没这块牌子,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用。这就是历史的一部分,很普通,很乏味,平淡无奇,但就是这些东西,才累积成现在的我们。我们在田野里走了一会儿,最后开车往家返,导航带我们过了一个叫做郭坟村、曹凹的地方,我好奇查了一下,发现是跟首阳山曹丕陵有关系。我看望窗外,山连山,斜阳草树,寻常野陌,人道曹丕陵墓。我妈还笑道,看完这些感觉是个土丘就像坟。

我说,在这地方,还真可能是这样。

夜晚住在开封,我打开手机,之前发现了一个专卖三国周边的店,也加了不少东西,但是迟迟没下单。因为没看到铜驼陌,万分的遗憾统统化成了购买欲。

总体来看,洛阳城的历史底蕴太厚了,导致怎么逛都感觉有遗憾。我春天来得时候没有看到牡丹花,秋天来的时候没有带来梅花,但是这没有关系,我捡到了关林的柏树子,还听到了纯净到仿佛灵魂都被净化的琴声。洛阳城到处是历史留下的梗,有一条街叫做金谷园路,我万分震惊,在这里似乎随时随地与历史擦肩而过或者撞个满怀。一路上看到很多很多穿着汉服的男女,有一位小哥早晨在牛肉面店见到,穿着木屐,哒哒地走进来,我爹错愕,周围食客都很习惯的样子,有一桌阿姨一看就是要去跳广场舞的,甚至可能要去参加比赛,我看到她们的袋子里五彩斑斓的舞衣缀着闪片。我秋天去的时候,带上了我的蝈蝈,因为家里没人照料它。它在车马坑边叫,在洛阳博物馆里叫,在关林里叫,引得一位外国友人好奇看向我的口袋,我把蝈蝈葫芦掏出来,冲他笑了笑。我很小的时候,向往江南。再大一点,艳羡南京,后来长大了,又幻想西安。读三国时,最最向往的是成都,直到现在忽然发现洛阳也很不错,我好像一直忽视了它。读三国志,读过曹丕将关于死后安葬的那段,他的观点很豁达,想不到会是一位帝王说出来的。大概意思就是坟墓是死后肉体的居所,而不是灵魂的归处。上学的时候老师讲曹家三父子的诗文时说,年轻人应该会更喜欢曹植的风格,因为恣意浪漫,朝气蓬勃。但是老了以后就会更倾向于曹丕的诗文,因为能够体味到其中深远的东西。再想想曹丕关于死亡的发言,突然觉得这人老的很早。按照他的想法来看,死后葬在北邙还是很幸福的,因为这里有很多历代先贤名人,夜里可以串门聊天可以聆听教诲,何尝不是洛阳城中集少年,北邙山上聚群贤呢?

想来想去,洛阳是一座生死之间的城市,可以与死者对话,这就是它对我来说最大的魅力吧。

评论(5)
热度(17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长安某 | Powered by LOFTER